常遇春老婆
常遇春的老婆蓝氏,明朝大将军蓝玉的姐姐,安徽凤阳人。史载,蓝玉长相清秀,但对常遇春老婆蓝氏却没有过多的记载,不过,既然是姐弟二人,蓝玉长相清秀,姐姐蓝氏定并不会差到哪去。
常遇春老婆画像
据了解,常遇春非常爱自己的老婆,两人育有三男一女。因为姐姐蓝氏的原因,大将军蓝玉一家与常遇春一家一向交好。 也有人说,常遇春老婆蓝氏性格彪悍,霸道蛮横,对常遇春管的特别严。常遇春早上夸赞一个婢女的手白,晚上回家便发现那个婢女的手被蓝氏剁了下来,并送给了常遇春作为礼物。后来常遇春与皇上谈到此事,皇上背着常遇春把蓝氏杀掉并且大卸八块分给了朝内重臣。 关于常遇春老婆生平,还有另一种记载。常遇春的老婆蓝氏在宫廷内死去,死于蓝玉之后,朱元璋之前。朱元璋称帝后期,出于稳固江山、为后代子孙铺路的目的,大肆的铲除势力较大的开国功臣。蓝玉理所当然的成为朱元璋一枚眼中钉。蓝玉被铲除时,蓝氏已近中年,当时他的大儿子常茂已死于龙州,白发人送黑发人,加上蓝玉一家被铲,让孤身一人在京的蓝氏打击很大,不久之后,蓝氏在宫中离世。 相对于第一种传言来讲,第二种可信度更高,这样看来,相对于蓝氏一族以及常遇春一家来说,蓝氏也算是有个善终。
朱元璋杀常遇春老婆
坊间传言,一代名将常遇春虽然身经百战,却是实实在在的“妻管严”,对妻子的话言听计从。世人也编撰了一些常遇春“妻管严”的故事,为后世人流传。其中以“朱元璋烹食常遇春老婆”流传最广。
常遇春“妻管严”形象
据载,朱元璋对常遇春这位开国大将非常器重。常遇春久来未能得子,朱元璋便将自己的两名宫女赠予常遇春,希望常遇春能够早生贵子。然而,常遇春老婆是个有名的悍妇,常遇春哪敢动歪念头,那两名宫女对常遇春老婆的彪悍事迹也早有耳闻,对常遇春一直毕恭毕敬。 有一天早上,常遇春起床后梳洗上朝。那两名宫女也在旁伺候梳洗。常遇春见其中一位宫女的手皮肤很白,便顺口夸赞了一句,后便匆匆上朝去了。等晚上下朝到家之后,发现那名宫女的手已经被砍下,并装在一个盒子里,放在常遇春的面前,常遇春被吓得脸上煞白。接连数日,常遇春魂不附体,在朝中也像个行尸走肉般无精打采。 朱元璋察觉了常遇春行为异常,便叫来询问,常遇春将事情一五一十的和朱元璋讲述了一番。听罢,朱元璋邀请常遇春到后宫喝酒消愁。喝酒的时候,身边的侍者端上一盘汤来,朱元璋介绍说,这是“妒妇汤”,常遇春也没听懂到底是什么汤,便尝了一些。 酒罢,回家的路上,发现朝中的大人都拿着一个小包裹,常遇春好奇,上去询问,才知道,原来是皇上今天给各位大臣分肉了,常遇春并未多想,径直回家去了。 到了家里,发现妻子莫名失踪了。原来,朱元璋乘常遇春喝酒的间隙,让人把常夫人杀了,而且大卸八块,分发给各位大臣,那碗妒妇汤也是自己的老婆的人肉汤。有传言,常遇春也因此被吓出了癫痫证,久治不愈。
常遇春后代
说起中国古代名将,不得不提常遇春。常遇春跟随朱元璋南征北伐,立下战功无数,是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。虽说常遇春戎马一生,但却英年早逝,其子女却也未得善终,常遇春后代的下落也成为历史的一个谜团。
常遇春画像
据史料记载,常遇春育有三男三女。分别是长子常茂、次子常升、三子常森、长女常氏史称元妃。 明王朝建国后,常遇春的长子常茂沾了老爸的光,被封了郑国公,驰骋沙场,继续为朱元璋效力。有一次,常茂跟随大将军冯征讨伐纳哈出,常茂平时骄傲稚气,不听冯征的管束,因而冯征与常茂有了间隙。后纳哈出请求投降,双方言谈过程中失和,常茂察觉到纳哈出策划逃跑的计划,当机立断,欲擒住纳哈出,激起兵变。冯征状告皇上常茂的鲁莽行径。皇上没收了冯征的兵印,同时将常茂流放龙州。四年后,常茂卒,无子。但据坊间传言,常茂当时是“炸死”,实际上是藏匿于广西一带,与冯氏夫人(冯胜女)曾有三个儿子,与李氏夫人也有四个儿子,全部隐姓埋名。 次子常升在生前曾被封开国公,加太子太保。但正史对其死因却从未提及。坊间传言,朱棣“靖难”之时,常升作为建文帝的国舅爷,奉命阻击朱棣,死于战场。永乐年间,常升的儿子继祖与母亲被流放至云南。明孝宗时期,常升的子孙被召回当人南京担任世袭职位。 三子常森的故事也是有多种传闻。朱棣“靖难”,南京城被围,眼下境况堪忧。常森便带领自己的妻女逃去今陕西一带,定居陕西米脂县陈家岔村。传闻今米脂县忠武堂常氏家族便是常森的后代。
常遇春屠城
明朝名将常遇春英年早逝,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,有人认为,常遇春的早逝是一种天谴与报应。虽说这种因果论不能全然让人信服,但常遇春的杀降与屠城却是铁一般的事实。
常遇春画像
元至正十八年九月,常遇春与陈友谅大战,活埋投降士兵4000人。洪武元年,常遇春收取泰州后屠城。带病北上灭元时,下令将鲁中重镇潍县的全部元军及大部分城内居民杀死,又在北伐时,东昌屠城,城内和附近村庄几近断绝人烟。1369年,征讨平饶,血腥屠城。 如此行径在常遇春行军途中大量发生,不胜枚举。常遇春杀降屠城也成为人所周知的一件事,连朱元璋也常常叮嘱他不要嗜杀。 古语言之,杀降不详。然而一代名将却为何对“杀降屠城”情有独钟?一方面,对于放弃自己阵营转而投靠自己的士卒,常遇春的心中有一种疑虑,认为可能是诈降。为了免除后患,便一气杀死。此外,某些城池久攻不下,损失了常遇春大量的士兵,也极大的激怒了常遇春,破城之时便是泄愤之时。还有一种说法是,降兵亦要大量粮草养活,且收服不易,为了不给敌人留下翻盘的机会,常遇春选择将降兵杀掉。 不过即使身后白骨累累,也不能否定常遇春的赫赫战功,他永远是乱世用兵如神的一代名将,是朱元璋忠心耿耿的左膀右臂,亦是明朝军功卓卓的开国功臣。
徐达 常遇春
徐达、常遇春二人跟随朱元璋数十载,分别列于明朝开国功臣的一、二名。历史上对于这二人的英雄事迹流传甚多,据了解,徐达用兵如神,多有谋略,常遇春骁勇善战,仿佛生于沙场。两人都被封王,但结局却大有不同。
徐达画像
常遇春性情孤傲,且嗜好杀戮,在沙场上战无不胜,却常常杀降,即杀掉投降过来的士兵。后世对他的这一行为颇有微辞,古有云“杀降不详”。继而常遇春英年早逝,其大儿子常茂死于龙州,二儿子常升在朱棣靖难之时战死沙场,三儿子常森也不知所踪,常遇春戎马一生,在胜利即将到来的前夕,死于归途,其子孙也未能享受到开国功臣该享受的荣誉。 与常遇春恰恰相反,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,徐达不仅骁勇善战、治军严明,还足智多谋,善于学习,懂得采纳不同意见,拥有大局观。徐达不仅得到朱元璋的重赏,富贵一生,其子孙后代也在徐达的庇荫下,享受了无上的荣耀。史载,长子徐辉祖袭魏国公,并世代沿袭;次子徐添福早年就死了;三子徐膺绪世袭指挥使;四子徐增寿靖难之变时暗助朱棣,为建文帝所杀,后代世袭定国公;长女后来也成了明成祖皇后。